
董邦俊
991网
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院长,991网
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波恩大学刑事法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专注经济犯罪侦查研究。
01
基本案情
2024年9月9日,湖北省当阳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刘某涉嫌职务侵占案。经查,2024年3月至2024年6月,犯罪嫌疑人刘某利用其担任当阳市共向集供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向集公司)当阳片区销售员的便利条件,收取多名客户货款共20余万元人民币,但并未转入公司账户,而是据为己有,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
2025年3月,当阳市人民法院以犯职务侵占罪对刘某作出有罪判决。
02
经验介绍
根据公安部经侦局有关工作部署,宜昌经侦积极开展“金析为证”实践探索。鉴于侦办刘某涉嫌职务侵占案涉及人员多、时间跨度长、资金体量较大,当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积极商请宜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展资金分析,服务支撑案件侦办工作。宜昌经侦支队联勤中心(资金分析鉴定中心)依规接受办案单位委托,获取办案单位依法调取的银行资金数据、非银行支付机构资金数据,深入展开资金分析,结合办案单位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和其他数据,出具资金分析报告。该报告客观分析了客户货款及刘某控制的多个账户的转账资金流向、金额、时间,为法院最终判决认定犯罪嫌疑人刘某职务侵占2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该案判决书中直接将经侦部门出具的资金分析报告列入证据清单。
03
专家点评
资金分析成果证据转化对于解决侦查和诉讼中的资金数据证据效力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资金分析报告能极大提升经济犯罪案件的侦办质效。本案的亮点在于,宜昌经侦出具的资金分析报告严格按照有关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核对数据的来源、完整性验证值、类别等,并对数据进行科学归并和清洗,遵循“侦鉴分离”原则,从而最终形成资金分析报告被法庭采纳。
该起“金析为证”实践案例,打通了资金数据与其他证据的壁垒,以资金为刃直击经济犯罪“七寸”。工作中,经侦部门开展资金分析,保障了证据的合法性,破解了案件事实认定的难题,是科技赋能司法、提升打击效能的有效实践。